108生活攻略

contentAndroid浙江

楼主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的事,除了发胖!现在连孩子都…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事

除了发胖😭😭



世界肥胖联合会发布的2023版《世界肥胖地图》显示,2020年全球有14%的人患有肥胖,到2035年将有约40亿人超重或肥胖,而中国在2020-2035年之间的肥胖增长率将达到5.4%,被定义为“非常高”的增长率。2035年,我国成年人群肥胖率预计达到18%!


肥胖不只是身材焦虑的问题,还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脂肪肝、高血脂、某些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5·11 世界防治肥胖日
为了提高人们对“肥胖”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11日设立为“世界防治肥胖日”(谐音“我要腰”)。



肥胖如何自检?


下面列出了两种简单的方法,大家可以自行检测。


1.计算体重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²(m²)

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


该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我国常用的BMI标准为:

当然,有些人群不适用于BMI指数,比如婴幼儿、运动员、老年人、怀孕或哺乳中的女性等。


 2.腰围测量

腰围也是衡量肥胖的一个指标,脂肪过多堆积在腹部,形成腹部肥胖,也叫中心性肥胖(向心性肥胖),这也是最容易危害健康的一种肥胖。


对于腰围(WC)≥85cm的男性以及WC≥80cm的女性,均属于中心性肥胖。


但这个标准与身高有一定关系,身高太高或太矮,用这公式就不准确了。


评价是否肥胖、肥胖的程度需要结合多个方面来综合判定,生活中可采用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进行简单评估。


成年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即可诊断为腹型肥胖。




儿童肥胖,家长要重视



据统计,2022年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到了19%,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且继续逐年持续上升。


超重、肥胖有哪些危害?

儿童期肥胖将会直接威胁到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影响其青春期生长发育,甚至会累及内分泌代谢系统、呼吸系统、骨骼等,并对心理、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引发性早熟、注意力不集中、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问题。 




不良的饮食、生活方式,更多的脂肪细胞都有可能被儿童延续至其成年期。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标准


目前多采用相同年龄、性别身高别体重水平的百分位值进行判断。国家卫健委2018年发布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WS/T586-2018)》,我们可以参考下表:

附:BMI=体重(Kg)÷身高²(m²)


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

首先还是要排除疾病、遗传等因素,但是最常见的还是过度喂养及活动量过少。



克服儿童肥胖,家长要把“三关”


第一关:饮食关


如果孩子有诸多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进食时间过短、喜食高油高糖类食物,喜食夜宵这类饮食的问题,应该改善饮食结构、设计饮食搭配、控制饮食行为、减缓进餐速度,或者听医生开具的营养处方、专业建议。


第二关:运动关 

孩子如果是平时缺乏锻炼,运动耐力较差,家长应该在保证孩子运动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合孩子的运动方式,尽量简单操作,保证锻炼的同时易于坚持。


第三关:心理行为关(最重要的关卡)

长期实践证明,肥胖会造成一些消极、内向、易退缩等心理问题,从而导致肥胖儿童很难坚持进行规律饮食和锻炼。家长除了监督孩子进行健康饮食、科学锻炼外,可以在儿童身体情况允许的范围内给予适度的弹性,防止因强度过大导致逆反心理,造成反弹;及时鼓励孩子,通常家庭饮食习惯是相互影响的,家长可以陪伴其一起减重;向家人灌输正确的生活理念,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等。


为什么不推荐节食减肥?


节食减肥易反弹

节食减肥完一旦恢复正常饮食,此时被长期抑制的脂肪细胞,就像紧绷的弹簧恢复原来的弹性一样加速扩张,脂肪又迅速堆积起来。

过度节食伤脏器

少吃甚至不吃的过度节食虽有减重的效果,但人体也会缺乏营养物质,不能满足自身需要,从而导致身体虚弱、脏器衰老。

越节食也越健忘

大脑工作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脂肪。吃得过少,体内脂肪摄入量和存贮量不足,机体营养匮乏,会直接影响记忆力,变得越来越健忘。


膳食干预的正确打开方式


超重和肥胖者需要调整膳食方案达到减少热量摄入的目的。合理的膳食方案包括合理的膳食结构和摄入量。


限制总能量摄入
  • 建议肥胖男性能量摄入为1500~1800 kcal/d,肥胖女性为1200~1500 kcal/d。

  •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应分别占总能量的15%~20%、50%~55%和30%以下。

保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平衡膳食结构
  • 减重膳食构成的基本原则为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含复杂糖类(如谷类)。

  • 同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在保证充足蔬菜摄入的前提下,增加深色蔬菜摄入。

  • 避免进食油炸食物,尽量采用蒸、煮、炖的烹调方法。

控制油、盐、糖和酒精等摄入
  • 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g,烹饪油不超过25~30g,添加糖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 戒烟戒酒。

  • 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减少含糖饮料,鼓励足量饮水。


不饿肚子的减肥方式——运动


超重或肥胖患者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根据个性化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采用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为主,还可以通过变换运动方式或采用高强度间歇运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动收益。


儿童青少年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中高强度、全身性有氧运动至少150min,每天运动30~60min,每周运动4~7天。

抗阻运动:3~4次/周,隔天进行。

成年人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适当中低强度有氧运动至少150min,每周3~5天。

抗阻运动:2~3次/周,隔天进行。

老年人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至少150min,最好每天运动30~90min,每周运动3~7天,总共达到200~300min/周。

抗阻运动:2次/周,隔天进行,加强平衡锻炼

孕产妇

有氧运动:每天进行中低强度有氧运动15~30min,每周运动3~5天,以步行、游泳、水中运动为主。

抗阻运动:2次/周,隔天进行。


肥胖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肥胖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时,经评估有明显胰岛素抵抗,或其他相关代谢异常,可遵医嘱考虑用药。



不可忽视的心理支持


超重、肥胖或减重失败等经历会带来自卑、自责等负面心理感受,易诱发焦虑、抑郁障碍等精神异常,会进一步加重肥胖患者的过量进食行为。

此外,减重所引起的能量储备降低和负平衡也会使中枢和外周调节因素发生改变,导致减重者食欲的增加和能量消耗的减少,从而使减重成功后容易复重。

因此,建议肥胖患者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培养并投入兴趣爱好,以缓解减肥压力或抑郁情绪。另一方面,在肥胖治疗中应包括心理疏导和支持以及对相关精神疾患(如焦虑、抑郁等)的针对性治疗。


来源:南宁疾控


搜索【找工作】获取面试方法及简历制作方法助你更快找到工作

搜索【食品安全】获取近期不合规食品信息

搜索【高发疾病】获取医学科普信息关注身体健康

搜索【防诈宣传】获取最新反诈信息防止上当



浏览量:11340 [删除]
11 分享到
可能感兴趣
版块热帖
    分享
    评论